首页 > 村社简介
购物车
0

村社简介

宁蒗彝族自治县辖乡。1956年成立烂泥箐区。1958年建公社,1960年改乡,1966年改称朝阳大队,属东红公社,1971年改属大拉坝公社,1984年改烂泥箐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烂泥箐乡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

    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

  • 电话区号

    0888

  • 邮政区码

    674300

 

  • 人    口

    约1.4万

  • 车牌代码

    云P

  • 面    积

    437.19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

    宁蒗彝族自治县东南部

  • 海    拔

    2860米

目录

1乡镇概况

2经济

3行政区划

4科教文卫

5特色产业

6基础设施

折叠编辑本段乡镇概况

该乡隶属于宁蒗彝族自治县,距县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县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东邻四川省盐源县、盐边县,南邻蝉战河乡,西邻新营盘乡,北邻大兴镇。辖烂泥箐、大二地、水草坝、牦牛坪、马井子、二拉坝、万桃等7个村委会。现有农户3179户,有乡村人口13929人,其中农业人口13701人,劳动力886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910人。

全乡国土面积437.1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850米,年平均气温 10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合种植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2190亩,人均耕地2.85 亩,林地548465亩。2006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127.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9.6元。该乡属于贫困乡,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烂泥箐乡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东南部,与四川省盐边、盐源两县接壤。面积448平方千米,人口2983户、12636人,均属彝族。辖烂泥箐、水草坝、大二地、牦牛坪、金子、万桃、二拉坝、办马7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下农场,距县城28千米。最高海拔3340米,最低海拔2550米,平均海拔2950米。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州、县、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监督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农业稳乡,畜牧立乡,非公强乡,科教兴乡的发展路子,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全乡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较好的发展。

2006年底,全乡经济总收入为1505.84万元,其中出售产品收入为212.56万元。按行业划分:农业收入为777.65万元,林业收入15.91万元,牧业收入664.3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为47.98万元。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为15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9.6元。全乡耕地面积为3.219万亩,林地54.8465万亩,草地6.61万亩。

全乡大牲畜存栏3826头,猪存栏4621头,羊存栏3954头,畜牧业收人达664.3万元。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1956年成立烂泥箐区。1958年建公社,1960年改乡,1966年改称朝阳大队,属东红公社,1971年改属大拉坝公社,1984年改烂泥箐乡。1997年,面积437.19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烂泥箐、水草坝、大二地、牦牛坪、马金子、万桃、二拉坝7个行政村。

折叠2007年代码

530724215:~201烂泥箐村 ~202水草坝村 ~203大二地村 ~204牦牛坪村 ~205马金子村 ~206万桃村 ~207二拉坝村

折叠所辖村

烂泥箐村

距乡政府0.3千米。东邻四川省盐源县,南邻牦牛坪村,西邻新营盘乡,北邻大二地村。面积56.96平方千米,海拔2850米。人口2936人,其中农业人口2888人。辖上农场、下农场、发光、上村、下村、刘家村、胜利村、花椒湾、中沟、上田房、下田房、老火山12个村民小组。(可能是2008年统计数据,下同)

水草坝村

位于乡境北部,距乡政府25千米。东邻四川盐源县,南邻烂泥箐村,西邻大二地村,北邻大兴镇。面积32.28平方千米,海拔2815米。人口1150人,其中农业人口1023人。辖农场、小水草坝、红升、海坝、坪子山、磨房沟、阿加亩、小坪子、萝卜地、白草坪等11个村民小组。

大二地村

位于乡境北部,距乡政府12千米。面积61.74平方千米,海拔2750米。人口2541人,其中农业人口2387人。东邻水草坝村,南邻烂泥箐村,西邻大兴镇,北邻大兴镇。辖农场、大坪子、小二地、岔河、白岩子、石丫口、塘山坪、二龙、上树落河、香塘、白草坪、阿勺木等13个村民小组。

牦牛坪村

位于乡境西南部,距乡政府6千米。东邻烂泥箐村,南邻新营盘乡,西邻新营盘乡,北邻大二地村。面积18.52平方千米,海拔3300米。人口1052人,其中农业人口1052人。辖红星、东风、新村、中社、前进5个村民小组。

马金子村

位于乡境南部,距乡政府13千米。东邻万桃村,南邻二拉坝村,西邻牦牛坪村,北邻烂泥箐村。面积55.36平方千米,海拔2988米。人口1425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人。辖新生、立新、里可短、老伙山、如里角地、伙房、小牦牛坪等9个村民小组。

二拉坝村

位于乡境南部,距乡政府35千米。东邻万桃村,南邻蝉战河乡,西邻跑马坪乡,北邻马井子村。面积50.34平方千米,海拔2700米。人口1016人,其中农业人口965人。辖大拉坝、二拉坝、下二地、哈西、哈双、牧场、如本组西、下古坪等11个村民小组。

万桃村

位于乡境南部,距乡政府40千米。东邻四川省盐边县,南邻蝉战河乡,西邻马井子村,北邻四川省盐源县。面积87.09平方千米,海拔3000米。人口2516人,其中农业人口 2400人。辖万桃、清水河、大战无、丁品库、脚木、下农场、金亩灯等16个村民小组。

折叠编辑本段科教文卫

该乡建有小学23所,校舍建筑面积2722平方米,拥有教师27人,在校学生1646人,乡中学一所,有学生692人,教师45人。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338人。全乡建有图书室2个

烂泥箐乡烂泥箐乡烂泥箐乡地广人稀,山高坡陡,气候恶劣,老百姓生病找药很是困难。全乡只有一个卫生院,有7个简单的卫生室,医疗条件很差。一般的传染疾病都难医治。

折叠编辑本段特色产业

烂泥箐乡依靠科学技术,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优势和地理条件,大力推广脱毒洋芋、玉米良种等优良品种的种植和推广工作,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为我乡依靠科学,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大力发展畜牧业,形成了以马铃薯、白云豆、山羊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烂泥箐乡烂泥箐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色产业的收入正成为该乡经济增长亮点该乡的特色产业是畜牧养殖业,野生菌,小杂豆等。

折叠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烂泥箐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从而增强我乡的发展后劲。

首先,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争取项目,同时利用今冬明春尽快修复因灾受损的农业灌溉设施,从而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在交通建设上在继续巩固原有到县城30公里公路的基础上,加宽路面改造工程。

三是加大电力建设、全面实施村村通电工程,力争实现未通电的村民小组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实现村村通目标。

烂泥箐乡烂泥箐乡四是积极争取项目建设乡街道文明卫生路,基本实现农贸交易市场目标。

五是继续加强电信事业建设,在巩固原有的基础上建设麦地河村委会移动机站,同时进一步提升程控、移动、数字传输网络,确保上令下传,下情上达的畅通和信息服务。